新海诚在小说后记中是这么说的:“失去了重要的人和地方,但依旧决心抗争。坚信总有一天能与某种尚未遇见的事物相会,执拗的伸出自己的臂膀。”

动画电影

回忆来到2016年12月,我在电影上映后的第一天,也是周五的晚上去电影院观看了电影。虽然之前已经看过网络流传出来的版本,但是我依旧在社交平台表达过如果电影上映就前去支持的愿望,如愿以偿。当时本以为会到第二年也就是2017年才会在大陆上映,后来突然有一天我的一位同事先于我知道并且告诉我已经确定上映日期,那天我真是兴奋莫名呢。而我之所以会去了解并看这部电影,是因为我对宫崎骏动画电影的虔诚心态,以及此电影在日本的超高票房,已经成为票房仅次于千与千寻的作品。我以我怀着虔诚的心态,观看电影2次,阅读原作小说以及外传小说。

那天我去的晚了,电影已经开始在放,放映厅坐满了人,绝对是100%上座率。我有点震惊,有点惊喜,更多的是尴尬,我要在众人直视屏幕的情况下找到我的位置并坐下,还是一个人!幸好有个大概是电影院的管理人员的小姐姐,看了我的票,告诉我位置在哪,我才顺利找到座位,非常感谢她。我左边坐的是一个工作人士打扮的女生,右边是一个胖宅打扮的男生。我回头看了看,女生很多,男生也不少,还有一堆成对的情侣。我调整好坐姿,以使自己平静下来,认真观看电影。

电影中灵魂交换产生的笑点,大家都会哄堂大笑,这么多人一起看二次元,我真的有点方,我因为紧张而没有发笑。我不晓得其他人观看是什么样的感受,大笑或破涕。总之我从始至终都是以欣赏美的态度观看地,没有笑也没有泪,只是有点怀念那年少时的勇敢,特别是泷与司和奥寺前辈三人远足去寻找未知之物。17岁,一个多愁善感的年纪呢。

看完电影,我努力思索这个电影到底想表达什么呢?我把他/她们多年后相遇一眼认出对方(相当于本不认识)理解为一见钟情,并且在豆瓣评论区写下了这样的短评:“一见钟情源于少年时期的幻想”。现在看来,这句话真是颇为幼稚。

原作小说

小说没什么看点,新海诚自己也说了,动画电影是最佳的呈现方式。小说相对于电影,内容上当然没有电影表现出来的东西多。但我注意的是另外一些点,算是涨了知识。比如,穰(rang)是丰收的意思,参道就是神社前的道路,鸟居就是神社的大门,⛩emoji表情。

新海诚的后记,也让我对电影以及小说表达的东西有了新的理解。我们不仅对失去的东西感怀,而且执着。具体来说,尽管失去了,甚至忘却了,却仍要期待,并且抱着期待的心情活下去。致郁吧,哈哈。

外传小说

外传小说有点水,主要是对电影和原作小说的一些补充。通过进入三叶身体的泷,敕使河原克彦,四叶,三叶父亲4个人角度,还原了更多的背景内容。比如,河原为什么愿意继续待在小镇,而不是跟随三叶和早耶香的想法去东京?因为他的理想是改造小镇来寻求变化而不是到外面的大世界来使自己发生变化。四叶喝了自己的口嚼酒短暂穿越回了古代。三叶父亲,宫水俊树与宫水二叶的故事,揭示了为什么最后他会答应三叶的请求发出避难通知。还有三叶四叶为什么起这样的名字,是因为他们觉得应该叫这样的名字。最终表达的是,命中注定说,也就是命运说。对此我表示不以为然。

东京是日本的绝对中心,这一点跟中国不同。中国南方中心是广州、深圳,中部中心是上海,北部中心是北京,西部有西部的中心,没有说哪一个城市有绝对上的优势,全国人民都只往那里去。日本九州中心的福冈,中部的名古屋,关西的大阪跟东京是没法比的,东京在日本是绝对的中心。

不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是自暴自弃的表现,orz。

贴2张扉页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