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读者只能读到已然存在于他内心的东西。书籍只不过是一种光学仪器,帮助读者发现自己的内心。

不可否认,这是今年读到的第一本触动我的书,或者说感受到的共鸣更多。这本书也有很大的毛病,后面的内容水平直线下降,甚至看到后面我联想到了刘同。刘同的书借用一个网友的评论就是“妈妈给的零花钱又被骗了”这种感觉。虽然有毛病,但是这本书还是值得看的,哪怕你只看一半也可以。

首先刺痛我的是,作者嘲讽那些在大城市打拼,跟老家的人产生了隔阂,已经回不去了的那些人。说他们是无家可回孤魂野鬼,庆幸自己还有家。然后作者着力想表达的是,我们这代人,从小镇到县城到地级市到大城市,慢慢的失去了家。呼吁我们小镇才是生我们养我们构成我们的家。作者最后说,我们都是既离开了家,又无法到达的人。我想,我们这代人是城市化进程的结果,城市化也是构成我们的一部分。我们想回到过去,谁不想呢,这也是无奈的事情。也许家里的事情于我们已变陌生,但我们终归还是拥有家人、亲戚,只要我们时常回去走走,即便是在陌生的城市,也不一定就是失去了家。

当作者写到闽南的乡土情怀时,我联想到了曹文轩的盐城农村,蒲松龄的山东,透过文字传达的家乡记忆,也足以令人动容。比如,作者说他们那拨人是晋朝时迁过去的,至今还保留着很多风俗,封建理想也根深蒂固。瞬间觉得自己这种明代山西迁往淮河流域的人,流传下来的文明简单的可怜。

作者由于家庭原因(父亲中风),早早担负起一家之主的责任,在大学时代就成熟老道地规划好了自己的人生。读到这里,令我汗颜,想到自己直到大学毕业依然迷茫不堪,没有任何规划。不得不感叹家庭对于塑造子女影响巨大。当然,健康家庭出身的孩子也相对来说更比较不会有心理创伤,谁又能说哪样的结果更好呢。

最令我感动还是作者描写的关于阿太,母亲,父亲,他的家人。这也是全书的精华,一个艰难家庭更容易催生出坚固的亲情,当然这也是人为努力的结果。毫无疑问,作者笔下的母亲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关于后半部分写到朋友、发小等,批评的人批评过了。我觉得这还是跟作者有关系,急于成名了,内容难免良莠不齐,或许这也跟作者心理创伤有关。现代大部分人都多少有心理问题。